科举制度|古代学子怎样庆祝“高考”中榜

中国历来是最讲究尊师重道的,韩愈在《师说》中就讲道: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。”

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和报考志愿的结束,不少学子已经或即将收到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,一些考生家长也开始为孩子们筹备起了谢师宴 。
科举制度|古代学子怎样庆祝“高考”中榜
文章图片

这种表达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传承,因为在古代,也有“谢师宴”,当中最盛大的,莫过于“科举四宴”,分别为文举的鹿鸣宴、琼林宴和武举的鹰扬宴、会武宴,这四宴均由朝廷出资主办,一方面显示皇恩浩荡,另一方面代表皇上对人才的器重 。
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中,应考士子需通过县试、府试、院试,再到乡试、会试、殿试,由童生考上秀才、举人、进士,再到世人望尘莫及的探花、榜眼、状元,层级分明,序列严密 。十年寒窗苦读,一朝金榜题名,可谓如何庆祝都不为过 。
科举制度|古代学子怎样庆祝“高考”中榜
文章图片

十年寒窗苦读,只为一朝金榜题名 。
文科:从鹿鸣到琼林
科举制度创立初期,因为选拔的都是经国治世的人才,所以只有文举,基本上考的就是诗赋、帖经等文学治国才能 。所以这时候的科举宴会,一般就叫文科宴,文科宴又因乡试和殿试的区别,分为鹿鸣宴和琼林宴 。
鹿鸣宴起源于唐代,是指乡试发榜次日,由地方官吏主持,为新科举人所设的宴会 。
鹿鸣宴的名称由来有多种含义 。
通常的解释是因为宴席中要吟唱鹿鸣之诗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 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……”语出《诗经》中的《小雅·鹿鸣》,其三段的首句均以“呦呦鹿鸣”起首,意喻小鹿发现美食后,不忘叫上伙伴一起享用,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,于是上行下效,天子宴群臣,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,用此举来展示自己的礼贤下士 。
科举制度|古代学子怎样庆祝“高考”中榜
文章图片

南宋 马和之《鹿鸣之什图》卷(局部)
第二种说法是:宴会上的膳食是以鹿肉为主菜,因为鹿向来被崇为仙兽,意象为难得之才;而皇帝贵为天子,“鸣”意为天赐,所以皇帝作东,才子为客的这一宴会被名为“鹿鸣宴”,意指天子觅才、重才之宴,以表示皇恩浩荡和对人才的器重 。
第三种说法是:鹿与“禄”谐音,古人常以鹿来象征“禄”的含义,以此作为升官发财的愿望,而新科入举乃是入“禄”之始 。但古人比较含蓄,不愿把升官发财挂在口上,因为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是有距离的,于是就取了“鹿鸣”这个有些诗意的名字 。
至于鹿鸣宴有多热闹,从苏东坡的《鹿鸣宴》中可了解一二:“连骑匆匆画鼓喧,喜君新夺锦标还 。金罍浮菊催开宴,红蕊将春待入关 。他日曾陪探禹穴,白头重见赋南山 。何时共乐升平事,风月笙箫一夜间 。”
科举制度|古代学子怎样庆祝“高考”中榜
文章图片

琼林宴起于北宋,是专为新科进士而举办的宴会 。一般都在皇家园林“琼林苑”设宴,故而得名 。琼林宴是四宴中吃得最好,接待规格最高的,连表演歌舞的都是宫廷乐队 。皇帝和大臣们与新科进士们举杯同庆,进士们饮恩赐御酒,同万岁共赏园景,这一刻绝对称得上光宗耀祖 。
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考取状元后,应邀参加了琼林宴,也止不住兴奋地写了一首诗:“奉诏新弹入仕冠,重来轩陛望天颜 。云呈五色符旗盖,露立千官杂佩环 。燕席巧临牛女节,鸾章光映壁奎间 。献诗陈雅愚臣事,况见赓歌气象还 。”黄梅戏《女驸马》中,“我也曾赴过琼林宴,我也曾打马御街前”中提到的“琼林宴”便是这个 。
科举制度|古代学子怎样庆祝“高考”中榜
文章图片

琼林宴是四宴中吃得最好,接待规格最高的 。
琼林宴后一度将其改为“闻喜宴”,到元明清时亦称“恩荣宴” 。虽名称不同,但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,仍可统称“琼林宴” 。据载,辽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,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,但也沿袭宋人,称之为“琼林宴” 。
除了琼林宴,对于殿试的榜首——也就是状元,朝廷还有其他恩赐,就是骑马游街,只有状元有这个殊荣,走到哪都敲锣打鼓 。一时间,整个京城都会知道这个人,可谓是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 。”
【科举制度|古代学子怎样庆祝“高考”中榜】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