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禧|慈禧:因为她是个女人?( 三 )


这种仇恨,难到真的就是导致她会无端拒绝一切外国文明吗?以火车的引进为例,在1863年洋务运动之时,直隶总督李鸿章建议朝廷修筑铁路,可是清政府主管部门一直不同意,李鸿章以运输煤炭为名修建的一条简易铁路的后果竟是:由人赶着马、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走!于是,李鸿章决定走上层路线 。他在慈禧太后居住的西苑建一条1500米长的小铁路,上边跑一台小火车头及六节能容28人的小火车车厢 。亲眼见到了西方事物带来的便利后,慈禧同意了修建铁路 。
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,1900年出逃西安时,慈禧坐的是祖传的马车 。1902年回京途中,慈禧从保定乘火车到达北京马家堡站,再乘銮舆回宫 。坐火车的好处立即得到了应验 。慈禧为了去西陵向祖宗"请罪",令有关部门在四个月内突击修筑了一条30多公里的新易铁路?高碑店至易县?,并于次年春坐着由17节车厢编组的专列,真的去祭陵了 。
其实,慈禧对外虽然一直仇视,但是,在振兴社稷的大政方针方面,她并不是昏聩之辈 。1875年初,慈禧太后的独生子、不到20岁的同治皇帝驾崩养心殿 。忧伤的慈禧开始第二次垂帘听政 。参加葬礼的李鸿章在第三次陛见皇太后时,提出了开煤铁矿、架电报线、修铁路、办学校、开发台湾、办外交等等一系列洋务改革的建议 。李鸿章回忆说"廿二、廿三、廿六日,太后召见六次,悲伤迫切之中,大有励精图治之意" 。慈禧对洋务运动的支持是一贯的 。光绪十一年?1885年?,李鸿章在一封信中又披露说,"在京勾留两旬,召对五次,慈圣与醇邸,有意改革,诸臣墨守成规,不足振兴" 。
慈禧当政期间(1860年~1908年),虽然后期"还政",但是大多数时间里她仍是决策的核心人物 。在其执政时期,面临内忧外患,她实现了君臣和衷共济 。洋务运动中,朝廷励精图治,虚怀纳谏,整顿纲纪 。尤为甚者,她果断改变大清的规矩,大规模启用汉臣,从而创造中兴局面 。没有慈禧,就没有洋务运动 。而洋务运动为中国现代化的起始,当成定论 。
慈禧对汉臣的倚重,当首推曾国藩和李鸿章 。尤其后者"坐镇北洋,遥执朝政,凡内政外交,枢府常倚为主,在汉臣中权势为最巨" 。他们二人去世相隔近30年,慈禧在他们去世后均表达了万分的痛惜 。比如,李鸿章因为和列强周旋(主要是和沙俄谈判收复东北)时累死,尚在回銮途中的慈禧太后"为之流涕","震悼失次" 。对于多年前去世的曾国藩,在她与曾国藩子曾纪泽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她的心理:她说"也是国家运气不好,曾国藩就去世了 。现在各处大臣,总是瞻徇的多" 。当曾纪泽说"李鸿章、沈葆桢,丁宝桢,左宗棠均忠贞之臣"时,慈禧说道"他们都是好的,但都是老班子,新的都赶不上" 。既表达了她的惋惜又表达了她的用人之道--一种放眼长远的战略 。
于内政方面,慈禧一直被当成守旧派的总后台 。其实,她是一个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回旋纵横的政治家,而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标签就可以定性的人物 。她一直支持洋务派,但是又经常遭到清流派和顽固派的抵制 。为了教训这两个在朝廷中重要的派系,她采取了相当策略的手段 。比如,1866年洋务派拟设天文算学馆的议案一出,马上遭到文渊阁大学士倭仁的反对 。他认为,立国之道,尚礼义不尚权谋;根本之图,在人心不在技艺 。以中国之大,"不患无才","何必师事洋人" 。慈禧见倭仁如此顽固,即令他从全国范围保举数员精通自然科学的中国教师,另行设馆授徒,与洋教习比试一下 。倭仁经过一段时间,一个胜任的人也找不到,最后说"奴才并无精于天文、算学之人,不敢妄保" 。不过,倭仁心中还是不服的 。慈禧便安排他去总理衙门上班,要他知道和洋人打交道的难处 。为了避免和洋人接触,倭仁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故意从马上摔下来而请长假,当朝廷免除了他的职务后,他就"豁然痊愈"了 。
在治理清流方面,慈禧也是很有手段 。中法战争期间,清流派代表人物张佩纶高论战事,对洋务派的军事外交政策不屑一顾 。慈禧乃顺势任命张佩纶为"会办福建海疆事宜"大臣,张的遭遇可想而知,最终临阵逃跑,而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。后来论者认为张"以书生典兵,甲申马江之败,身名俱裂矣" 。最近又有论者认为朝廷让张会办福建海疆事宜,"其实是对张佩纶实行的保护措施 。只是他自己不争气,毫无价值地葬送了福建舰队,民愤极大 。清政府给以惩处,这是张佩纶咎由自取,并非什么慈禧太后'瓦解清流'的阴谋" 。即便不是阴谋,但是也见慈禧用人方面的不拘一格和平衡技巧 。

推荐阅读